來源: 2025/10/1 12:03:51 瀏覽次數:0次
美國國會參議院否決臨時撥款方案,美國聯邦政府於當地時間10月1日凌晨12點(本港時間中午12點)正式停擺,也是兩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的第3次。 美國國會執政黨共和黨與在野民主黨對立,使得臨時撥款法案陷入僵局。由美國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參議院,在9月30日就七星期臨時撥款法案表決,55票贊成、45票反對,未達60票通過門檻。 這次兩黨對峙焦點主要在醫療政策上,民主黨拒絕支持共和黨提出的法案,指法案將使美國民眾更難負擔醫療費用。 民主黨的訴求包括延長即將到期的稅收抵免政策,以減輕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保險費用,以及撤銷特朗普砍醫療補助。他們也反對削減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經費。 今次為美國聯邦政府自1981年以來第15次停擺,而對上一次是於2018年底,當時歷時約35天。是次停擺料導致多個聯邦部門暫停運作,有多達75萬名聯邦工作人員要放無薪假,至於緊急服務人員,例如邊境保衛、執法、航空管制、醫療等界別,就可能會暫時被拖欠薪金,每日損失達4億美元。 |
相關資訊